WFU

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睡不好大腦老化發炎,失智風險升高!「5個日常好眠技巧」一起好好睡!


長期睡不好,大腦會加速老化,「失智」風險升高!我整理了立即可做的「5個日常好眠技巧」!一起好好睡!

睡不好只是隔天沒精神?

最新研究發現:睡不好,體內「慢性發炎」增加,促成了大腦老化!

透過好睡,我們能為大腦「保鮮」,減少失智威脅!

研究主持人Abigail Dove博士說:「透過改善睡眠,我們有機會預防大腦老化,甚至減緩認知記憶的衰退。」

這對我們「預防失智」十分重要!


▋睡眠決定你的大腦年齡


2025年9月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團隊發表於《eBioMedicine》的大型研究,分析了 UK Biobank 超過 2.7萬名中老年人、追蹤長達近9年,結合腦影像與發炎指標,發現:

① 睡眠越差大腦越老:科學家利用腦影像分析,量化「大腦老化」狀態,發現睡眠品質「差」的群體,大腦平均比實際年齡更加老化!

② 發炎是關鍵中介者:透過中介因子分析,研究發現,睡不好可能是透過體內「全身性發炎」,進而加速大腦老化。 ​ ​


▋失眠與失智關聯明確


睡不好的長期風險有多大?

2025年4月《PLOS One》期刊的統合分析整合了16項研究、超過900萬人:

• 失眠的人整體失智風險增加36%!

• 其中「血管性失智症」(與中風、腦血管病變相關)的 風險高達2倍 ! ​

這些研究互相佐證,勾勒出可能的機轉:

「睡眠障礙 → 全身慢性發炎 → 大腦發炎老化 → 失智風險增加」


▋為什麼睡不好會傷腦?解密「發炎」角色


全身性發炎(systemic inflammation):是指身體長期處於「慢性低度發炎」狀態,也可稱「慢性發炎體質」,就像體內持續有一把「悶燒的火」。

→ 即使沒有感染,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壓力、肥胖、抽菸)都可能導致慢性發炎,讓免疫系統長期處於過度警戒、活化狀態。

➤ 睡不好會加重發炎,對大腦造成三重打擊:

▪︎ 損傷心腦血管:慢性發炎會損害血管內皮功能,加速動脈硬化,影響腦部供血,加速大腦老化。這也是睡不好的人容易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的原因。

▪︎ 阻礙大腦排毒:睡眠是大腦清除廢物的重要時間,睡不好會讓腦循環「膠淋巴排廢系統(glymphatic system)」效率下降。等於讓大腦的垃圾清道夫停工,失智相關的有害蛋白不斷累積,侵蝕腦細胞。

▪︎ 加速神經發炎:慢性發炎中,大腦的免疫細胞會被持續活化,長期下來反而造成「神經性發炎 (neuro-inflammation)」加速腦細胞死亡。同時,睡眠不足時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也會對「海馬迴」記憶中樞造成損害。


▋5個日常好眠技巧


建立睡眠自然時鐘:試著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週末也不例外!

→ 規律的生理時鐘讓身體「該睡就睡、該醒就醒」,即使不強求也能自然有睡意,白天也會更有精神。

打造好眠洞穴:將臥室優化成專為睡眠而設的「庇護所」

• 極致黑暗:使用遮光窗簾或眼罩,用膠帶遮蓋房內所有電子設備的微小指示燈。即便是微弱的光線,也是褪黑激素的天敵。

• 絕對安靜:如果無法避免環境噪音,可以使用耳塞來掩蓋突發、干擾的聲音。儘量不要跟寵物共眠!

• 保持涼爽:最適合睡眠的室溫約在攝氏20度上下,有助入睡啟動。 ​

• 專屬用途:強化大腦中「床=睡覺」的連結,不要在床上工作、看電視、滑手機或進食。

注意睡前飲食與習慣:

• 晚餐輕食化:睡前3小時避免大餐或油膩食物,奶製品也儘量避免,給消化系統足夠的休息時間。

• 咖啡因門禁:下午2點後,避免攝取咖啡、濃茶、能量飲等飲品。 ​ ​

• 遠離酒精:酒精看似助眠,卻會破壞半夜的睡眠,導致淺眠與早醒。

• 運動時機要對:避免臨睡前劇烈運動,以免腎上腺素升高難入睡。

培養睡前儀式:重點是遠離讓人壓力大的思緒,讓大腦形成「該睡了」的條件反射。

睡前 30–60 分鐘:可以嘗試閱讀紙本書、聽輕音樂、正念靜坐或呼吸、泡個溫水澡、拉筋伸展等,幫助身體釋放一整天的緊繃。

白天就為夜晚鋪路:良好的睡眠從白天就開始準備!

• 擁抱晨光:早上起床後適當曬太陽(戶外自然光),強化白天清醒、鞏固晝夜節律。

• 小睡20分鐘法則:下午小睡請限制在20分鐘內,而且不要太晚(下午2點後避免小睡)。


▋今晚好好睡!


充足而高品質的睡眠不是奢侈品,

而是預防老化的基本必需!

大腦會感謝我們每晚的好眠時光!





#SleepHealth
#BrainAging
#DementiaPrevetion
#Neuroinflammation
#Neuroscience
#HealthyAging
#CognitiveHealth
#SleepMatters
#LongevityScience

©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