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鄭淳予醫師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主動預防」,我整理了「5招日常防空汙護腦對策」,從日常呼吸開始,一起守護大腦!
台灣目前 65 歲以上失智人口約 35 萬人,推估 2050 年可能「翻倍」達 80 萬人!
「空氣污染」已正式成為「失智症」風險因子,一起來看看最新研究的結果,了解我們可以怎麼「主動預防」失智!
▋空污提高失智風險
英國劍橋大學相關團隊 2025 年 7 月發表於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的統合分析,納入 51 項研究、近 3000 萬名受試者,結果鎖定「3 種與失智症顯著相關」的空氣污染物:
① 細懸浮微粒 (PM2.5):這是最主要的威脅,直徑 ≤ 2.5 μm(微米),約人類髮絲 1/30,能深入肺部並進入血液循環。
→ 主要來源:交通廢氣、火力發電、工業製程、木材燃燒、工地揚塵。
→ PM2.5濃度每 +5 μg/m³(微克/立方公尺) ⇒ 失智風險 +8%。
→ 以「台灣PM2.5均值」約 17 µg/m³ 來看,潛在的失智風險令人堪憂。
② 二氧化氮 (NO₂):主要來自汽機車(尤其柴油)廢氣、燃煤電廠、工業排放、居家燃氣爐具。
→ NO₂濃度每 +10 μg/m³ ⇒ 失智風險 +3%。
→ 都市中NO₂濃度高(如倫敦主要道路年均值約 33 µg/m³ ),長期累積影響可觀。
③ 黑碳 (Black Carbon) :黑碳具有高度活性,可深入肺部,是燃燒不完全產生的極細微粒,常見於柴油廢氣與燃燒木材的煙霧中。
→ 黑碳濃度每 +1 μg/m³ ⇒ 失智風險 +13%。
▋台灣空污的五大來源:
① 交通運輸:汽機車廢氣為主要 PM2.5 和氮氧化物來源,尤其數量龐大的機車、柴油公車與老舊卡車。
② 工業排放:如燃煤電廠、煉油石化、鋼鐵業及營建工地的施工粉塵。
③ 民生燃燒:燒煤取暖、燃燒稻草廢棄物、寺廟香火、燒金紙等。
④ 室內空污:烹飪油煙、燃燒香煙(包括二手菸)、室內燒香。
⑤ 境外污染:季風將他國高原的「沙塵」或「工業污染」長程輸送,離島(如金門、馬祖)尤受影響。
▋台灣空氣品質現況
根據瑞士IQAir公司於2024年公布的《世界空氣品質報告》:
➤ 台灣「PM2.5年均值」約 17 µg/m³,高於WHO建議的 5 µg/m³ 標準。
➤ 各縣市PM2.5年均濃度(µg/m³)「嚴重度排名前五」:台南市 18.9、金門縣 18.3、高雄市 18.1、馬祖 17.4、嘉義市 16.9。
→ 台北、新北約 11–12,桃園市、新竹市約 13,明顯低於南部。
→ 東部空氣最佳,花蓮、台東年均僅約 6–9,為全台最低。
▋空污如何傷腦
污染微粒會循兩條路徑攻擊大腦:
① 全身性發炎:這是最主要的途徑。當 PM2.5 等微粒被吸入肺部深處,會觸發免疫反應,釋放大量「發炎因子」進入血液。
→ 這些發炎因子隨著血液循環全身,造成長期、低度的「全身性發炎」。
→ 這種狀態會逐漸破壞大腦的「護城河」——血腦屏障。
→ 血腦屏障出現漏洞,血液中的有害物質、毒素與發炎細胞就能趁虛而入,在大腦內部引發「神經性發炎」。
② 直接入侵嗅覺神經路徑:更微小的「超細懸浮微粒」能夠走一條捷徑。
→ 它們被吸入鼻腔後,直接附著在「嗅覺神經」上,繞過血腦屏障,直接侵入大腦,引發最直接的腦部發炎與損傷。
➤ 無論哪種途徑,最終都會導致大腦處於「神經發炎」(neuroinflammation)與「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的有害狀態。
→ 這兩種狀態會損害神經細胞、干擾細胞間的溝通,加速「#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變(如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最終導致「腦細胞死亡」與「認知功能衰退」。
▋台灣本土研究的證據
① 台大公衛團隊針對北台灣的追蹤研究發現, PM2.5 暴露濃度最高組的長者,罹患「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高出 近4倍。
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2024年發表於《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支持「降低空污暴露有助於減少失智風險」
→ 研究發現,居住「空氣品質較佳」的長者,「腦部結構完整性」更好,專注力也較佳。
→ 過去10年間,環境中 PM2.5 和 NO₂ 濃度的下降越快(空氣品質改善越顯著),注意力表現越好,腦部結構也越健康。
→ 證明:空污改善與「認知老化減緩」及「腦組織健康」呈正向關聯。
▋5招防空汙護腦生活對策
① 關注空氣品質資訊:養成查看「空氣品質指數」(AQI)及 PM2.5 濃度的習慣。
→ 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和「環境即時通」App 均提供即時資訊。
→ 當指數達到不健康(如AQI >100)時,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避免劇烈運動。
→ #戶外運動小撇步:盡量選擇交通離峰時段(如清晨7點前),並在公園、河濱等遠離大馬路的地方活動。
② 配戴合適口罩:在空污明顯或交通廢氣較重的環境中,配戴經認證的防塵或防霾口罩、高規口罩(如N95、KN95或FFP2等級),有效過濾 PM2.5 微粒。
→ 「騎機車」通勤時:建議全罩式安全帽加上高密合度口罩,並定期更換保持清潔。
③ 改善居家空氣:交通尖峰時段關閉門窗。考慮使用空氣清淨機,選購對 PM2.5 有效的「HEPA濾網」規格。
→ 「烹飪」只要開火,務必開啟抽油煙機,並在煮完後多運轉 5-15 分鐘,確保油煙排淨。減少油炸或燒烤。
→ 避免室內燃燒:如抽菸、蠟燭或燒香、燒紙錢等。若有燒香習慣,務必保持通風,或考慮減量、以心香替代等。
→ 定期清潔冷氣濾網、清淨機、除濕機等設備,防止污染物堆積。
④ 吃對食物抗氧化:維生素C(柑橘類、莓果、綠葉蔬菜)、維生素E(堅果)、類胡蘿蔔素(胡蘿蔔、地瓜、番茄)、Omega-3(深海魚類)能對抗發炎及氧化壓力。
⑤ 選擇綠色交通與生活:儘量選擇搭乘大眾運輸、騎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出行。
→ 支持「電動車」,定期「保養」車輛,確保引擎燃燒完全,減少怠速。
→ 購買高能效、低汙染排放家電並節約用電,為減少發電汙染盡一份力。
→ 支持都市規劃(如增加綠地)、交通運輸減排(例如推動電動車、公車減少怠速、嚴管老舊柴油車)、提升工業減污效率等政策。
▋失智防護從每一口呼吸開始
全球失智症患者已突破 5700 萬,估計到 2050 年將攀升至 1.52 億。
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失智海嘯」,我們更該正視「空氣污染」這名隱形殺手。
好消息是,空污「可防、可控」,連帶的失智風險也能大幅降低。
現在就為自己與家人採取行動吧!
記住:每一口清新空氣,都是送給大腦的最佳禮物。
#BrainHealth
#AirQuality
#DementiaPrevention
#Neuroscience
#Neuroprotection
#Neuroinflammation
#OxidativeStress
#AirPollution
#PublicHealthScience
©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