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萬步才有效?
❌ 錯!3000 步就能為大腦帶來保護。
走不到一萬步?真的不用氣餒!
最新研究:日常步行,就能為大腦帶來保護力!
有機會「減緩失智病變累積」,「延緩認知衰退」。
💡研究作者、認知神經學家 Wai-Ying Wendy Yau 博士說:
「每一步都很重要!
哪怕只是日常活動的微小提升,
也能隨時間累積成大腦的正向改變。」
▋每天走路就能保護大腦
2025年11月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透過「哈佛老化大腦研究」(Harvard Aging Brain Study)近 9 年追蹤、296 位介於 50~90 歲認知正常的成年人,團隊發現:
📌愈不動大腦退化愈快:在腦中已有失智相關早期變化(類澱粉蛋白累積)的人中,那些每天「走不到3000步」的久坐族群,認知衰退最嚴重,記憶與思考能力下滑最快。
📌3000步是關鍵門檻:小活動就能增進大腦益處!每天只要走 3000~5000 步,#功能和認知衰退減緩了 34%~40%。
👉也就是說:從「幾乎不動」到「稍微有在走」,就有效!
📌7000步就達到最高效能:每天走 5000~7500 步的族群,效果更明顯,相較於久坐者,認知老化足足延緩了約7年。
📌步行是最便利的大腦保護行動:只要願意每天多走一些路,就有機會「減緩腦內病變進展」(tau 蛋白累積)、「延緩記憶衰退」。
▋為什麼走路能護腦?
科學家們提出了可能機制,包括:
🔺改善心肺功能: 這就是我常說的「腦心連結」,心臟好,腦袋也好。
🔺增加大腦循環血流量:提升大腦氧氣與養分供應。
🔺減少全身發炎反應:減輕神經性發炎的腦組織損傷。
🔺釋放神經營養因子:有助維持神經元健康,甚至促進新神經元生成。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 Julia Dudley 博士說:
「研究再度強調:簡單的生活改變,就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健康!」
▋走起來不會錯
傳統「一萬步」對許多人、尤其是長者,
是巨大的心理障礙,達不到乾脆放棄...
這項研究提供了友善證據:
👉❝ 別擔心一萬步!只要走到 3000 步,大腦就開始得到好處!❞
雖然研究中最明顯的好處,是發生在「腦內已有早期變化的高風險族群」身上,
💡我認為:任何人都適用,走起來絕對不會錯!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神經學教授 Charles Marshall 也說:
「作為臨床醫師,我會毫不猶豫鼓勵大家,開始設定每日步行目標!」
▋我建議這樣開始!(有開始最重要!)
多走一點就是對自己好一點!
✅ 先設定:每天至少 3000 步(從這裡開始就很棒!)
✅ 慢慢往:5000~7500 步邁進(科學證實的最佳效益區間)
✅ 找一個喜歡又走得開心的方式:飯後散步、逛公園、陪家人走路聊天都好
✅ 別忘了其他護腦行動:好好吃、好好睡、學新東西、戒菸限酒、控制三高同樣重要 !
✨每天 3000 步,讓我們向「健康大腦」的人生邁進!
*小提醒:此研究仍屬於觀察性研究,尚需臨床試驗確認進一步因果關係,我們還不能完全排除「反向因果」的可能性,然而身體活動和運動對預防失智的好處,已經被許多研究一再提醒與證實,建議保持身體活躍,始終是對大腦健康最推薦的行動之一。
#PhysicalActivity
#AlzheimersDisease
#BrainHealth
#CognitiveHealth
#PreventDementia
#HealthyAging
#Neurology
#Neuroscience
#ActiveAging
#BrainScience
© CC BY-NC-ND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