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鄭淳予醫師
生活上經常疼痛的你,是否有什麼該注意的事項呢?
讓我們從大家最常問到的「食物」切入!疼痛的朋友們可以注意一些需要忌口,或是少吃的食物,試試看改變飲食習慣後,是不是疼痛的發作頻率跟嚴重度就會跟著減少。
疼痛時,應少吃或避免的地雷食物!
- 酒精:因為酒精會誘發神經的不穩定性,裡面含有的乙醛成分也會讓血管擴張,加速發炎反應。如果有時候需要跟朋友小酌或是聚會,特別對頭痛體質的人來說,就要盡量避免紅酒,主要是因為紅葡萄皮含有很多的單寧,在釀造成酒的過程中,幾乎都會必須經過一段乳酸發酵的過程,試圖來減低單寧所造成的酒品酸度,而釀造酒的過程中,便會在發酵的程序產生組織胺,容易導致疼痛發作。
- 加工或醃製食品:像臘肉、鹹魚、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因為這些食物裡面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成分,對消化道、心血管功能都有傷害,也容易誘發頭痛。另外,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也已經將加工肉品這一類的食物,列為一級的致癌物。
- 依 WHO 定義,「一級致癌物」為對人體具有顯著致癌效果的物質,那是因為當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碰到肉中的胺類,就可能會轉變為致癌物「亞硝胺」。另一個原因是,加工肉在高溫烹煮時,也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因此我們也要小心料理這類的食物,不要使用高溫油炸、快炒、燒烤。
- 刺激性食物:避免過辣或是過燙的東西,像麻辣鍋或是泡菜。一方面有辣椒調味,一方面又經過醃漬,有可能會比較容易誘發疼痛。也不要過量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每日一至二杯咖啡即可,並且注意要避免在傍晚後飲用,以免影響睡眠穩定性。
- 含醣量高的食物:「含醣食物」可以說是壓力大或是情緒低落時的慰藉,尤其是女生看到蛋糕、巧克力就會失心瘋。醣類,也就是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研究已經證實醣類與疼痛有密切關聯,當身體的血糖不正常升高時會誘發身體釋放發炎的細胞激素,尤其是白糖(來源是蔗糖),其幾乎不含有任何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不僅是讓疼痛發炎進入惡性循環,更是腸道內壞菌的食物,進而產生消化道症狀如胃炎、脹氣等。
容易頭痛!要追加小心以下的食物!
- 含酪胺酸成分食物:「酪胺酸」是一種非必要胺基酸,容易引發頭痛,在我們的日常食物中主要包含三類,也就是所謂「3C」食物,第一個就是以起司類(Cheese)為代表的發酵乳製品,其他像牛奶、乳酪都是,第二類就是柑橘類(Citrous fruit)的水果;第三類就是巧克力(Chocolate)。
- 代糖食物:代糖就是阿斯巴甜(aspartame),研究顯示會容易刺激神經造成肌肉緊繃,進而引發頭痛!一般市面上如無糖優格、低卡飲料跟無糖的口香糖都會添加代糖來增添甜味,所以都要小心攝取。
- 味精或人工調味料:味精,就是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麩胺酸是一種普遍的胺基酸,人體會自然產生,是身體內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在很多天然的食物中也會存在。但若攝取過多時,很可能會使麩胺酸在神經突觸的濃度過量累積而引發頭痛。
鄭醫師小提醒
很多朋友往往在知道後會驚呼:天啊!我是不是以後都不能再吃巧克力了!其實,這些食物不一定樣樣都會直接引發疼痛,每一個人的體質不相同,當然需要注意的食物也就不一樣。
所以疼痛的朋友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看看哪幾項食物,可能是你的剋星,有時候我也會建議做自己的飲食日誌,觀察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你多吃了就會容易誘發疼痛,不需要對每項食物都退避三舍!
本文摘自《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腦科醫師教你33個關鍵自救,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大腦重置、預防失智》一書
『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相關影片
<>
看更多有趣的「神經小知識」影片▶『神經很有事』Youtube頻道
鄭淳予醫師臉書
鄭淳予醫師部落格
本文作者:鄭淳予醫師,現任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執行長暨主治醫師,一位專長看頭痛、失眠、暈眩、神經痛的神經科醫師,曾獲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頒發的年輕研究者獎,對很多事都有一套自己小宇宙的看法和哲學,活著不能沒有信念、鍋、蛋和白米飯,每一天 be better 是她的小心願,覺得能簡單平凡就是最踏實的幸福。


看更多有趣的「神經小知識」影片▶『神經很有事』Youtube頻道
鄭淳予醫師臉書
鄭淳予醫師部落格
本文作者:鄭淳予醫師,現任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執行長暨主治醫師,一位專長看頭痛、失眠、暈眩、神經痛的神經科醫師,曾獲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頒發的年輕研究者獎,對很多事都有一套自己小宇宙的看法和哲學,活著不能沒有信念、鍋、蛋和白米飯,每一天 be better 是她的小心願,覺得能簡單平凡就是最踏實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