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痛到流眼淚鼻涕的叢發性頭痛!























因為失眠和頭痛來找我的病人很多,但35歲的業務李先生,讓我印象深刻,正值入春季節交替之時,我還記得那天早上突然變得炎熱,原本冷颼颼的天氣突然驟變。


吃止痛藥無效的叢發性頭痛


你能想像一個西裝筆挺的大男人,是痛不欲生,紅著眼,流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進到診間嗎?他滿身菸味,嗆的我必須把診間內的空氣清淨機轉強,才能和他好好說話,但我知道那是因為他痛到抓狂,原本已經是老菸槍的他,只好菸癮加倍,試圖想要去緩解自己的疼痛和焦慮。​
他說:「二週前開始總是半夜頭痛,儘管這幾天睡前,吞了一把藥房買的頭痛藥加感冒藥,還是準時在凌晨二三點的時候痛到驚醒過來。」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感覺腦袋混亂不清?腦霧的迷思和釋疑!5大QA一次解答【2022更新】


「腦霧」是描述一群綜合症狀的表現,並不是一個診斷。有許多疾病都會出現健忘失神、倦怠渙散的腦霧「症狀」,因此它是一種身體的警訊,重點是認識導致腦霧的原因,常見容易導致腦霧的疾病包括:​  🔸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可能產生「新冠長期症狀」或「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的症狀表現之一。​ 🔸長期失眠:總是難以入睡,或是淺眠,包括整晚多夢或頻尿,或是天未亮就早醒睜眼的人。​ 🔸慢性疼痛:除了常見的頭痛,或是慢性關節炎、病毒感染後的神經痛,或是纖維肌痛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 🔸情緒問題:憂鬱、焦慮或恐慌的人。​ 🔸慢性頭暈或暈眩症。​ 🔸處於更年期或經前症候群的女性朋友。​ 🔸腸胃道疾病:消化吸收不良或蠕動異常的人,譬如腸躁症。​ 🔸癌症相關的化學治療之後。​ 🔸自體免疫疾病或慢性過敏。





此部落格所有文章、內容為鄭淳予醫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許可取得作者授權皆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或引用不得任意轉載


文 / 鄭淳予醫師

自從「腦霧」Brain Fog 的困擾開始被全球關注,臨床上也有愈來愈多人抱怨自己:腦袋轉不過來、腦袋無法思考等,思緒遲鈍、身心倦怠之苦,便有許多新聞和媒體針對腦霧發表文章或影片,但某些標題和內容在沒有陳述清楚的狀況下,造成社會大眾許多誤解和恐慌,因此我針對幾項迷思,作一些解說,希望我們都能一起開始正確理解「腦霧」:​